
比亞迪通過eBus平臺將超安全的刀片電池帶入歐洲商用電動汽車領域
在本周德國 IAA 交通運輸公司的一次演講中,中國電動車企比亞迪一口氣分享了大量的商用電動汽車技術,且它們將率先登陸歐洲市場。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名為 eBus 的新平臺 —— 特點是采用了該公司耐用的刀片電池(目前主要用于 EV 乘用車)提供動力。Electrek 指出 —— 作為 EV 行業的領導者之一,比亞迪僅在 2021 年就生產了超過 32 萬輛純電動汽車(僅次于上汽),而
在本周德國 IAA 交通運輸公司的一次演講中,中國電動車企比亞迪一口氣分享了大量的商用電動汽車技術,且它們將率先登陸歐洲市場。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名為 eBus 的新平臺 —— 特點是采用了該公司耐用的刀片電池(目前主要用于 EV 乘用車)提供動力。Electrek 指出 —— 作為 EV 行業的領導者之一,比亞迪僅在 2021 年就生產了超過 32 萬輛純電動汽車(僅次于上汽),而
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正在加速從內燃機汽車向電動汽車過渡,該公司將把位于日本的兩座動力系統工廠改造為電池生產基地。工廠改造是豐田在上周宣布的56億美元投資計劃的一部分。位于豐田全球總部附近的下山(Shimoyama)發動機工廠和明知(Myochi )動力總成工廠將被改造,以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兩座工廠的電池生產工作將由豐田和松下的電池合資企業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
6月17日上午消息,企查查App顯示,6月14日,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公開專利“柱狀電池”,公開號為CN114628863A。企查查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將正極耳和負極耳設置在同側,增加了電芯的有效空間利用率;同時,將正極耳和負極耳設置成多圈環狀分布,優化了極耳分布,減小了電芯內阻。
財聯社5月24日電,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2021年公司電池年度產能為170.39Gwh,在建產能140.00Gwh。
財聯社5月24日電,消息人士表示,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 NV和三星SDI計劃周二宣布,將在印第安納州建立一個新的電池廠,克萊斯勒母公司將加快電動汽車生產計劃。兩家公司去年10月宣布,他們將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成立一家在北美生產鋰離子電池的合資企業,并表示該工廠的目標是2025年開工,初始年產能為230千兆瓦時。未來還能增加到40千兆瓦時。 (路透)
在今年3月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透露,將在4月推出第三代CTP(高效成組)技術,其內部將其稱為“麒麟電池”。今日,據界面新聞報道,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網上業績發布會上稱,計劃于今年二季度正式發布麒麟電池。寧德時代此前披露稱,第三代CTP技術具備極速、無損、安全、高效等特點,能夠適配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電池體系,對應能量密度分別達到160Wh/kg、250Wh/
財聯社4月18日電,日本國立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主任研究員松田翔一等人開發出了把自動實驗機器人與數據分析結合起來的材料開發方法。成功制造出使鋰空氣電池(屬于新一代蓄電池)的周期壽命延長至約2倍的電解液。力爭通過與企業的聯合開發等推進實用化。研發團隊此次力爭抑制對周期壽命產生影響的負極和電解液的劣化。把自動實驗機器人和數據科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尋求短時間內找出加入電解液的5種添加物的最佳組合。
在汽車電動化轉型的大潮中,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路線備受外界關注,固態電池更是脫穎而出成為未來動力電池發展的重要方向。與現在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充電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具有諸多優勢,被視為是一項足以改變汽車行業發展的的先進技術,這也引得全球汽車巨頭紛紛加碼押注。日產計劃2028年正式投產2021年11月底,日產汽車發布“2030愿景”,計劃到2028財年推出搭載日產獨創全固態電
日產(Nissan)和諸多一線汽車公司一起,圍繞著下一代電池技術勾勒出的其中一個愿景是,建立一個專門的生產設施,并實現 15 分鐘電動汽車充電的計劃。該公司認為更便宜的固態電池是這一戰略的關鍵支柱,據報道,該公司已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幫助其實現這個目標。固態電池由于其卓越的能量密度、較低的成本和潛在的更短的充電時間,是鋰離子的一個有前途的替代品。日產設想將其用于從家庭轎車到皮卡的所有車型。大
4月4日,寧德時代位于德國圖林根州的首個海外工廠正式獲得電芯生產許可,標志著寧德時代在全球布局方面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在當天于"埃爾福特十字路口"工業區舉行的慶祝儀式上,德國圖靈根州環境、能源及自然保護部長Anja Siegesmund及經濟部長Wolfgang Tiefensee向寧德時代歐洲區聯席總裁Matthias Zentgraf正式發放了第二階段的許